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,凱里是一個多民族花園,被譽為“苗嶺明珠”。有瑤林仙境般的漁洞溶洞,有充滿神話傳奇色彩的香爐山,有如詩如畫的清水江,還有數(shù)不清的苗族村寨。凱里市位于貴州東部,凱里市原為爐山縣,是一個以電子、輕紡、建材為主的新興工業(yè)城市,現(xiàn)為國家乙類對外開放地區(qū),在明清時期曾有“小京州”美稱。
實用信息
地址: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
門票:無
開放時間:全天
交通:從貴陽乘坐到凱里的客車,票價約60元/人,車程大約3小時。
貴陽到凱里也可以乘坐火車,凱里地區(qū)通火車,以東經鎮(zhèn)遠、玉屏進入湖南省,以西可至貴州省會貴陽。
景區(qū)電話:0855-8062943(凱里市旅游局)
景區(qū)相關服務設施:凱里市的銀行、醫(yī)院等服務設施都很齊全。
住宿:凱里市的住宿很多,價位為從高到低不等,一般標間的價位在200元/間;
推薦住宿:
西江苗寨李老師家客棧
地址:貴州省雷山縣西江鎮(zhèn)南貴村3組72號
價格:普通間 15元/床
聯(lián)系:0855-3348280
推薦理由:客棧在半山腰,看西江景色和體會苗家木屋住宿不錯,在這能看日出,和日落中的西江。
詳細介紹:http://m.casasissi.cn/inndetail-337.html
貴州西江佳景客棧
地址:貴州西江千戶苗寨最大蘆笙表演廣場正對面
價格:多人間 45元/間;雙標間 180元/間
聯(lián)系:0855-3348630 15185759100 15985505181
推薦理由:西江佳景客棧位于西江千戶苗寨最大蘆笙表演廣場正對面,緊鄰西江中學,背靠觀景臺,面臨白水河。西江佳景客棧距離西江汽車站約300米,距離西江游方古街100米,距離蘆笙表演場30米。
詳細介紹:http://m.casasissi.cn/inndetail-3078.html
岜沙祥和苗莊
地址:叢江縣丙妹村槍手部落岜沙村祥和苗莊
價格:雙人間 40元/間;單人間 30元/間
聯(lián)系:13765559167 13985811267
推薦理由:木樓很新,舒適度還行。
詳細介紹:http://m.casasissi.cn/inndetail-338.html
貴州鎮(zhèn)遠往事客棧
地址:貴州省鎮(zhèn)遠縣順城街103號
指路:大工廠斜對面
價格:標間 60元/間
聯(lián)系:18985450069 0855-5726869
凱里賓館
地址:貴州省凱里市廣場路3號
指路:在凱里博物館旁邊。
價格:標準間 120元/間
聯(lián)系:0855-3827823
推薦理由:在當?shù)貋碚f規(guī)模算大的賓館,服務衛(wèi)生都不錯。
周邊景區(qū):西江苗寨 雷山 三寶侗寨
旅游小貼士
1、凱里作為首府,相對于黔東南其他地區(qū)要繁華得多,吃住條件也比較好。
2、大十字一帶晚上有夜市,頗熱鬧。營盤路民族賓館附近每逢周末有集市,主要集中交易苗族繡片、銀飾以及有少數(shù)民族特色的小物件。
3、凱里市已于2004年通過“中國優(yōu)秀旅游城市”驗收,交通規(guī)則執(zhí)行非常嚴格。比如過馬路必須走人行橫道,否則抓住了罰款十元(另外也需注意不要隨地吐痰、亂丟垃圾)。
4、在黔東南旅行,距凱里半日車程內的跨縣班車很多,15-30分鐘就有一班,趕班車非常方便;較遠的就只能是中午12點以前到客車站候車才保險。在一些鄉(xiāng)村,農用車、拖拉機、機動三輪車、摩托車等都是交通工具,只要人能上去就行了,可以向當?shù)厝舜蚵牷蛘埶麄儙兔φ臆?。如果人多或趕不上末班車了,可考慮包車,而且路邊的景色并不亞于景點,如果想要自由點,或者拍些好照片的話,最好就是包車了。
5、購物以富有民族特色的蠟染和刺繡為主。注意切勿購買抱小孩婦女的繡品,大人很有可能以孩子做幌子開出天價。
6、遇上了貴州凱里蘆笙節(jié)舟溪分會場斗牛比賽,切勿為了拍攝斗牛而太接近,避免釀成意外。
7、由于雨季教多,空氣潮濕,鏡片上容易就被霧氣所籠罩,要注意做好鏡頭的保護工作。
8、農業(yè)名特產品主要有:香爐山霧茶、平良香米、凱里柿花、萬潮藍靛、龍場蠶繭、凱里酸湯魚、凱里鯉魚(田養(yǎng))、龍場西瓜、旁海生姜、爐山葡萄等以及凱里市供銷社三辣合作社生產的“三辣”系列產品。
9工業(yè)名特產品主要有:舟溪蘆笙、凱里香醋、凱棠銀飾、灣水鐮刀、米薅馬尾斗笠、旁海擂缽、掛丁刺繡圍腰、龍場革家臘染、掛丁織錦背帶、舟溪刺秀荷包等。
10、當?shù)乜梢宰赓U民族服裝,盛裝約120元/天,一般的民族服裝25元/天,具體情況可打電話詢問,咨詢電話:0855-8210408(凱里市歌舞團)。
景區(qū)地圖

凱里方位交通圖

黔東南景區(qū)到有示意圖
景點相關資料
凱里市位于貴州東部,凱里市原為爐山縣,是一個以電子、輕紡、建材為主的新興工業(yè)城市,現(xiàn)為國家乙類對外開放地區(qū)。在明清時期曾有“小京州”美稱。礦產資源主要有煤、鐵、石英砂巖、石油和天然氣等
凱里市位于貴州東部,是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,東西長51.7公里,南北寬44.3公里,總面積1306平方公里。市內有苗、漢、侗等民族。是一個以電子、輕紡、建材為主的新興工業(yè)城市,現(xiàn)為國家乙類對外開放地區(qū)。
凱里市轄5個街道、8個鎮(zhèn)、2個鄉(xiāng):城西街道、大十字街道、西門街道、洗馬河街道、灣溪街道、三棵樹鎮(zhèn)、舟溪鎮(zhèn)、鴨塘鎮(zhèn)、旁海鎮(zhèn)、灣水鎮(zhèn)、爐山鎮(zhèn)、萬潮鎮(zhèn)、龍場鎮(zhèn)、凱棠鄉(xiāng)、大風洞鄉(xiāng)。
凱里氣候
黔東南地區(qū)屬亞熱帶濕潤氣候,氣候四季溫和,無酷暑盛夏,也無嚴寒深冬,年平均氣溫15.7度。 另外,貴州地區(qū)素有“天無三日晴”之說,這在黔東南地區(qū)體現(xiàn)得尤其明顯,那里每年約有一半時間為雨季,前往那兒旅游最好隨身攜帶雨具。
凱里自然資源
有清水江、重安江、巴拉河等大小河溪153條,其中長10公里以上、集雨面積20平方公里以上的中等河流13條,有溪溝35條。河流徑流總量39.89億立方米,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5.4萬千瓦,可開發(fā)3.6萬千瓦。全市糧食作物有9大類130多種,蔬菜有11大類100多種,果類有6大類70多種,野生牧草有100多種,珍稀古樹有10多種,野生動物有數(shù)百種;藥用動植物有428種。礦產資源主要有煤、鐵、石英砂巖、石油和天然氣等。保有儲量:煤礦8142萬噸、鐵礦361萬噸、鉛鋅礦46萬噸、鋁土礦1.98億噸、重晶石300萬噸。石油和天然氣有礦點一處。
旅游資源 凱里市除有內容豐富、格調古樸、風貌獨特的民族風情和文物古跡外,自然風光主要有香爐山、金泉湖和一批景觀獨特的溶洞。還有各種大小民族節(jié)日集會點136個,有“百節(jié)之鄉(xiāng)”之稱。自1985年對外開放以來,已接待2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旅客。名特產品
凱里民族人口
凱里市居住著苗、漢、侗、仫佬、畬、布依、水、彝、壯、瑤、滿、回、蒙古、景頗、佤、黎、東鄉(xiāng)、納西、仡佬、京、朝鮮、土家、白、傣、藏、拉祜、維吾爾等民族和革家、西家等待定民族。這些民族中,仫佬族、苗族、漢族、畬族及革家、西家是世居民族。少數(shù)民族人口為33.94萬人,占全市總人口的75.78%,其中苗族人口28.35萬人,占全市總人口的63.3%。
凱里景點介紹
凱里民族博物館
如果你在來黔東南之前對該地區(qū)的少數(shù)民族毫無了解,那建議你到凱里民族博物館來看看。
凱里民族博物館對黔東南州的人文地理及少數(shù)民族風情有一個比較詳盡的介紹,文字、圖片、實物都有陳列。本來博物館共設有12個開放館,但現(xiàn)在只有4個館開放。值得一看的是少數(shù)民族風情館和龍舟館。
漁洞溶洞
漁洞溶洞位于凱里西面的漁洞鄉(xiāng),是一個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溶洞,于1984年發(fā)現(xiàn)開發(fā),目前已經開發(fā)了2000米左右,還有尚未探明的暗洞6000余米。洞前有小溪,兩岸林木繁茂,郁郁蔥蔥,分為6層5廳8段。洞內大量的石鐘乳、石筍、石柱、石花,琳瑯滿目。
香爐山
香爐山因其山形酷似香爐而得名,位于凱里市西北15公里處,是農歷六月間苗漢各族舉辦“爬坡節(jié)”的地方。節(jié)日期間,香爐山鎮(zhèn)邊的大小山坡上,經常舉辦各種跳蘆笙、對歌、斗牛等活動。

(漂亮的苗族服飾背部 作者:老J)
雷公山
雷公山,苗嶺山脈主峰,地處雷山。臺江、劍河、榕江四縣之間,由十多個1800米以上山峰組成。主峰在雷山縣城東32公里處,海拔2178.8米,萬山拱衛(wèi),巋然獨尊,為黔東南第一高峰。
雷公山,苗語意為雷公居住的地方。山上夏季雷暴頻繁,山也因此得名。 雷公山頂呈一個臺,長約350米。其上有井,水深過膝而終年不涸。這里景色優(yōu)美,是觀日出、望云海的好地方。清晨,旭日從東邊升起,猶如火紅金球,光耀萬峰,遍野金紅。半山腰,茫茫白霧,填壑塞谷,緩緩涌動,升騰。春夏之交。時而風云滾滾,雷聲隆隆,大雨滂陀;時而豁然開朗,晴空萬里,山川錦繡。雨后初晴之際,水霧蒸騰,云濤泛涌。氣勢磅礴。有時,可看到五彩繽紛的佛光。雷公山氣候獨特,暗雨變化莫測,陰天較多,盛夏如秋,宜于宜于避暑。
雷公山現(xiàn)為省級自然保護區(qū),總面積47300公頃,是國內第一個以禿杉林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區(qū)。區(qū)內保存完好的禿杉天然林有35片,面積約15公頃,最大一片面積約2公頃,主要分布在雷公山東南坡的溝谷地帶。據初步統(tǒng)計,胸徑在10厘米以上的現(xiàn)存5000多株,樹姿優(yōu)美、挺拔,最大的高達近50米,枝條呈弧形,彎曲向外伸展達七八米以上。
在保護區(qū)內,大片原始森林遮天蔽日,森林面積26199公頃。由于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,雷公山是許多古老生物的“避難場所”,生物種類近2000種。已鑒定的植物有1390種,分屬273科679屬,屬中國特有的16屬。珍稀植物除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禿杉外,還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鵝掌揪、馬尾樹、鐘萼木、十齒花、香果樹、水青樹、金佛山蘭、福建柏等。據有關專家綜合考察證實,雷公山已鑒定的動物有518種,分屬132科39目,其中屬國家二類保護動物的有大鯢,獼猴、黑熊等。
南花苗寨
凱里南花苗寨南花村苗寨位于貴州省凱里市三棵樹鎮(zhèn)東南部,地處美麗的巴拉河畔,是一個依山傍水、自然風光秀麗、民族風情濃郁的苗族村寨。距凱里市中心13公里,與爐(榕)省道隔河相望。
全村有167戶,741人,耕地面積450畝,林地2000畝,森林覆蓋率83.2%,苗族人口占100%。住房為木質結構,吊腳樓式,服飾為巴拉河長苗裙,銀飾以大牛角為顯著標志,民族節(jié)日有農歷二月二“姊妹節(jié)”、五月“棕粑節(jié)”、七月“吃新節(jié)”和十月的“苗年節(jié)”。
南花苗寨,民風古樸,其富于折理的曲藝嘎百福、娓娓悅耳的押調苗歌,內涵豐富的鼓社集會,別具情趣的婚俗禮儀等典型的苗族文化特征,深深吸引了中外游客。先后接待了國家副主席曾慶紅,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許家璐、鐵木爾達買提等中央領導人以及聯(lián)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秘書長費朗先生、尼泊爾書記、外國駐中國10國使節(jié)、非洲10個國家政黨領導人等一些國外政要。迄今,南花村分別被中央、省、州授予“全國先進黨組織”、“先進文明村寨”、“先進農業(yè)部生態(tài)富民示范點”等稱號。

(凱里從江美景 作者:韓曉榮)
仰何莎湖
凱里仰何莎湖仰阿莎,為苗語人名,意為“水邊的小姑娘”,是清水江河畔一個動人的傳說,流傳于劍河,仰阿莎湖因此而得名。三板溪庫區(qū)電站大壩2006年建成后,壩高185.5米,為國內第二、世界第三高壩。湖區(qū)航道達120公里形成方圓85平方公里的湖面。打造了一個山中有水、水中有山、千奇百怪、美不勝收的“山水生物公園”。湖區(qū)沿岸有文斗、裕和、韶藹、瑤白、河口、固本等民族村鎮(zhèn);湖區(qū)有烏下江風光、烏斗溪多級瀑布群、五溪原始森林及豐富的野生動物等;湖區(qū)西南面是高原臺地青山界,青山界有五萬畝天然草場,點綴著許多高原湖泊,俗稱“九十九眼天池”,蘊藏著許多美麗動人的民間傳說。按照旅游專家的考察,青山界可開發(fā)成為旅游避暑的勝地,可建成國際性的高爾夫球場及山地自行車場,還可開發(fā)滑草運動。仰阿莎湖是集民族歷史文化村寨、避暑、探險、水上運動、航渡、生態(tài)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(qū)。
仰阿莎湖景區(qū)是典型的休閑娛樂景區(qū),按國際旅游目前的趨勢,它可對70%的游客具有吸引力,它對以黎平為核心的侗族風景區(qū)將是有力的補充,可拉動侗族風情景區(qū)的客流量。同時保障黎平機場的人流量,使侗族風情和休閑娛樂景區(qū)互動發(fā)展。
凱里娛樂習俗
原生態(tài)民族文化藝術節(jié)“搶花炮”是壯族、侗族廣泛開展的傳統(tǒng)體育項目,在貴州、湖南、廣西一帶比較流行。每年春節(jié)或者其他重大節(jié)慶,黎平、從江等地的侗族群眾便會穿上節(jié)日的盛裝,按照傳統(tǒng)習慣,以村寨為單位進行搶花炮比賽。
比賽場上,隊員們你爭我搶,用傳遞、掩護、假動作、奔跑等方法,力圖把用紅綠布纏繞的花炮放進對方花籃內?;ㄅ诜譃轭^炮、二炮、三炮。據侗族老人傳說,搶得頭炮象征“吉祥如意”,搶得二炮象征“風調雨順”,搶得三炮象征“五谷豐登”。
“搶花炮”具有強烈的對抗性,攻防轉換快,既要有個人突破,又要有整體的配合。因此被譽為“東方橄欖球”。
歷史文化
凱里設治已有500年歷史,早在明清時期曾有“小京州”美稱。幾百年來,生活在凱里這塊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勞,創(chuàng)造了輝煌燦爛的民族文化。
凱里歷史沿革
凱里凱里市原為爐山縣。爐縣漢為故且蘭地,元朝時麻峽〔今麻江縣〕縣地。明洪武初年置清平堡,二十年〔1389〕置清平長官司,三十年〔1397〕改為清平衛(wèi)。明弘治七年五月〔1494〕置清平縣,隸都勻府。清康熙七年〔1668并入麻哈〔今麻江〕州,十一年〔1672年〕復置清平縣,四十一年〔1702年〕凱里安撫司并入清平縣。民國二年〔1914〕清平縣改為爐山縣。
1949年11月爐山縣獲得解放,中共爐山縣委、縣人民政府同時宣告成立。同月,縣委、縣人民政府宣廢除舊的鄉(xiāng)、鎮(zhèn)公所,建立新的鄉(xiāng)、鎮(zhèn)人民政府。1950年,廢除保甲制度,建立村級人民政權。1951年1月27日,在中央慰問團的關懷下,凱里區(qū)苗族自治人民政府成立,為貴州省第一個苗族自治區(qū)。1952年9月,爐山縣苗族自治人民政府成立。1956年7月23日,默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,確定凱里為州府所在地。1959年1月,爐山縣、麻江縣、雷山縣、丹寨縣合并為凱里縣,1961年8月4日縣相繼分置,爐山縣仍為凱里縣,1983年8月19日,國務院批準撤銷凱里縣,設為凱里市。1984年1月,凱里市成立。

(酸湯魚 作者:懶貓)
凱里市飲食特點
生活百味,酸、甜、苦、辣,酸當家。黔東南是“吃酸”的故鄉(xiāng)。日常生活的家 宴、宴會、紅、白喜事中,酸食無處不有。男女老少,都有“嗜酸”的愛好。難怪當?shù)剜l(xiāng)諺說“三天不吃酸,走路打撈車”(指走路打趔趄的意思),道出了黔東南的酸食文化的特色功效和風格。
在世界“吃在中國”。在中國素有北咸,東南甜,西辣的說法。氣候干燥食為鹽、氣候濕熱食為甜、氣候潮濕食為辣。同為吃辣,湘、貴、川又各有妙趣,有所謂的“不怕辣”、“怕不辣”,“辣不怕”的戲說。具體而言,貴州是酸辣,四川是麻辣,湖南是炸辣。黔東南又與貴州其他地區(qū)不一樣,強調和突出的是第一個字“酸”,而其他地區(qū)則強調和突出第一個字“辣”。
常言說“除油鹽無貴味”,歷史上,黔東南地區(qū)嚴重缺鹽,只得用酸與辣來調味,可見酸食習俗,實非偶然,它是地理環(huán)境、氣候條件、物產資料及人的生理需要等多種因素綜合的產物。黔東中地區(qū)氣候潮濕,多煙瘴,流行腹瀉、痢疾等疾病,嗜酸不但可以提高食欲,還可以幫助消化和止瀉。因此,每家每戶都少個了幾個酸壇子:酸水壇、醋水壇、奄萊壇、腌魚壇、腌肉壇,還流傳著三月腌菜,八月腌魚、正月腌肉”和“壇不下,萊不爛”等關于酸食的腌制季節(jié)和保存方法的俗語。由于歷史和地理環(huán)境的原因,黔東南苗、侗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生活實踐中,創(chuàng)造了自己不同于其他地區(qū)、其他民族吃酸的獨有風格和制作工藝,形成了具有鮮明個性的“酸食文化”,僅酸的制作就有近10種工藝。
人類長壽,確有幾份酸的功勞:酸食有防病健胃之藥用,酸食有除惑提神之功效,酸食有防腐保鮮之功 能。1990年全國第4次人口普查結果表明,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壽星與總人口之比高于傳統(tǒng)長壽區(qū)廣東省的比例,居全國前列。長壽是多因素的,這其中應該包含有“吃酸”的因素。1988年,在加拿大溫哥華,一群記者采訪世界老年長跑冠軍黔東南運動員李發(fā)品老人,問到能創(chuàng)造世界界老年長跑紀錄的秘訣是什么時,李發(fā)品老人答道:“我要是能吃上家鄉(xiāng)的酸菜,還要跑得快?!笨伤闶敲钫Z驚人。進入本世紀后期,酸食這一具有黔東南民族特色的傳統(tǒng)食俗,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瞇。酸湯魚、腌魚、腌肉、酸湯雞、酸湯豬腳、三合一酸湯、四合一酸湯……有的落戶京城,有的飛進國宴,有的漂洋過海,更多的被移植賓館、酒店,凡是到貴州的中外游客,都點名要吃正宗凱里酸湯魚。
黔東南的風味食品還有侗鄉(xiāng)腌魚、鎮(zhèn)遠道菜、凱里酸湯魚、下司狗肉、下司酸湯魚、香茅草燒魚、重安江酸湯魚、侗家油茶、社飯、從江香豬、三穗麻鴨、榕江香羊、侗果、侗家胯肉、侗家羊癟、牛癟。
景區(qū)圖片

神秘的凱里 作者:韓曉榮

清晨的炊煙 作者:老J

凱里的建筑

苗族建筑

勤勞的苗族婦女 作者:韓曉榮

錦雞舞領舞2 作者:老J

錦雞舞領舞3 作者:老J

幸福的笑容 作者:韓曉榮
本景點最后修訂時間:2016年09月12日